潔淨室的空氣品質管理不僅關乎產品良率,更直接影響製程穩定與人員安全。在傳統粒子計數器之外,微粒子感測器因其高頻率監控、體積輕巧與易於整合的優勢,正成為新世代潔淨室空氣監測的核心設備。本文將深入解析微粒子感測器在無塵室環境中的實際應用方式、選型建議與整合策略,協助工程師與管理者打造高效、可即時反應的空氣品質管理系統。
微粒子感測器如何強化潔淨室監測效能?
相較於傳統微粒子計數器每日定時抽樣的作法,微粒子感測器可實現即時、連續、多點監測,讓潔淨室管理從「事後反應」走向「預警防範」,有效降低異常粒子濃度未即時偵測而導致批次報廢的風險。
其核心應用優勢包括:
- 可即時掌握粒子變化趨勢
- 資料可透過通訊協定整合至 SCADA 或 BMS 系統
- 適合部署於人員進出熱點、關鍵製程區域
- 可外接溫濕度、壓差模組,形成複合監測點
應用場域與部署建議
以下表格列出微粒子感測器在無塵室中的實際應用區域與部署重點:
應用區域 | 部署目的 | 推薦粒徑監測範圍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人員更衣入口 | 偵測人員進出帶入之懸浮微粒 | 0.5μm~5μm | 建議安裝在入口天花板區域 |
關鍵製程機台上方 | 即時掌握製程區粒子變化趨勢 | 0.3μm~1.0μm | 搭配自動排風與設備聯動最佳 |
空調送風口 | 確保過濾系統效能正常 | ≥0.5μm | 適合與HEPA風速與濾效監測連動 |
高風險材料儲存區 | 防止粉塵或化學品逸散 | ≥5μm | 可搭配溫溼度感測器形成整合模組 |
天花板/側牆區域 | 廣域監控粒子整體流動趨勢 | 0.5μm~10μm | 建議使用分區式部署設計 |

不同微粒子感測器型號特色比較
目前潔淨室常見的微粒子感測器依功能與精度劃分,選型需依據實際應用場景進行搭配。以下整理三種代表型號規格與適用建議:
型號 | 偵測粒徑 | 偵測類型 | 輸出方式 | 適用場域 |
---|---|---|---|---|
AES-FP | ≥0.5μm | 懸浮微粒 | 類比電壓輸出 | HVAC整合、室內空品監測、IoT設備 |
AES-CKM | 0.5μm / 5μm | 懸浮+下落粒子 | RS485、乙太網、警報輸出等 | 晶圓廠、LCD製程、光電組裝線 |
AES-LPM | 5μm~50μm | 大顆粒落塵 | RS485、Wi-Fi、數位警報 | 精密金屬加工、噴塗、拋光製程區 |
每個型號皆可搭配外接溫溼度模組、壓差感測器或其他工控設備進行模組化整合,進一步提升監控層級。

實務建議:建構模組化多點監測系統
在設計潔淨室空氣品質監測架構時,建議採取「多點佈建、資料集中、自動化回應」的策略。將各類微粒子感測器依照功能區劃分部署,再透過 RS485、乙太網或無線模組整合至 SCADA 系統,即可:
- 實現異常自動告警與事件追蹤
- 儲存監測歷史趨勢供驗證與調校
- 建立跨系統聯動機制(例如高粒徑→啟動局部排風)
這種模組化部署策略,特別適合製程複雜、空間區劃精密的半導體與醫療級潔淨室場域。
提升潔淨室穩定度,從粒子感測數據開始
當潔淨室管理進入資料驅動時代,微粒子感測器的角色已不再只是單點監控工具,而是整體環控系統中的關鍵感知節點。無論是導入新廠或優化既有監控流程,選對適合的感測器型號並依場域佈點,都是強化潔淨室穩定度、提升良率與安全性的第一步。


專業於落塵計數器, 實驗室純水機 螢光染色掃描, TAF認證校正實驗室, 無塵室第三方代測, 微粒子計數器, 膠體金 Colloidal Gold Solution, 鞋底清潔機 針筒過濾器, 快篩試劑研發生產, 獸醫師判讀報告 硬骨包埋切片, 標準參考物質SRMs, 標準微粒子試劑 冷凍乾燥機, 免疫組織染色 玻片掃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