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氣候變遷的加劇,碳中和已成為全球應對暖化的重要策略。碳中和指的是在某個範圍內,透過減少或移除溫室氣體排放,使得最終的淨排放量達到零。在此過程中,不僅涉及減少工業排放、改用清潔能源,也涵蓋了碳捕獲技術和碳補償計劃。
1. 碳中和的目標與策略

碳中和的目標是在2050年或更早達到淨零排放,這也是《巴黎協定》為限制升溫在1.5°C之內所設定的全球性目標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,各國制定了「國家自主貢獻」(NDCs),並需每五年更新其進展。具體策略包括提高能源效率、推動再生能源應用,如太陽能和風能,以及發展綠色技術和設施。
2. 企業如何實踐碳中和
企業的碳中和實踐涉及多個階段,包括:
- 減排:優先採用可行的溫室氣體減排技術,如提高生產效率、應用低碳技術和替代能源。
- 碳移除:建立碳匯、碳捕獲技術等,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捕捉並儲存。
- 碳補償:無法消除的排放部分,則透過購買碳額度(如碳權交易市場)來抵消。
3. 碳中和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具體影響
年度 |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(噸 CO₂e) | 減排措施 | 碳移除技術應用比例 (%) |
---|---|---|---|
2020 | 40 億 | 節能提升、再生能源推廣 | 5% |
2030 | 30 億 | 節能技術、低碳材料應用 | 15% |
2050 | 10 億 | 全面低碳轉型、碳捕獲 | 40% |
此表顯示出隨著碳中和措施的逐步推行,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下降,尤其在2030年之後,隨著綠色技術的應用和再生能源的普及,碳移除技術的應用將大幅提升,最終助力達到2050年的淨零排放目標。
4. 碳中和的挑戰與未來展望

儘管碳中和被視為解決全球暖化的核心策略之一,但在實施過程中面臨挑戰,例如技術成本高、政策落地難度大以及不同國家之間的執行差異。然而,隨著市場需求增加和技術進步,碳捕獲和再生能源技術的成本正在下降,這將有助於提升碳中和的實施效率和經濟可行性。


專業於落塵計數器, 實驗室純水機 螢光染色掃描, TAF認證校正實驗室, 無塵室第三方代測, 微粒子計數器, 膠體金 Colloidal Gold Solution, 鞋底清潔機 針筒過濾器, 快篩試劑研發生產, 獸醫師判讀報告 硬骨包埋切片, 標準參考物質SRMs, 標準微粒子試劑 冷凍乾燥機, 免疫組織染色 玻片掃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