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,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成為全球主要目標之一。以下為一些有效的減排策略,從個人生活到企業與政府層面都可採取具體行動。
1. 推廣再生能源

再生能源的使用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。台灣政府計劃加速太陽能和風能的發展,希望在 2030 年前減少 25%-28% 的碳排放量。此舉不僅能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,也能減少能源使用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。
能源類型 | 目前占比 | 2030目標 |
---|---|---|
燃煤 | 40% | 20% |
再生能源 | 20% | 40% |
2. 提高能源效率

企業和家庭都可透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來減少排放。例如,安裝節能燈泡、智能溫控系統,以及節能家電。這些措施可以顯著降低電力需求,進而減少發電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。
3. 轉向電動交通

交通運輸是碳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。使用電動車代替燃油車、提升公共交通系統,以及推廣共享單車與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,均可減少交通排放。此外,電動車的推廣也依賴於再生能源充電站的佈設。
交通方式 | 碳排放量(kg CO₂/100公里) |
---|---|
汽油車 | 19 |
柴油車 | 15 |
電動車 | 0 |
4. 推行碳中和與碳捕捉技術
碳中和措施是達成減排的重要策略之一,包括購買碳權來抵消排放,或利用碳捕捉技術(CCS)將二氧化碳封存,減少直接排放。這些措施對於一些無法避免的排放源(如工業排放)尤其重要。
5. 減少肉類消費
畜牧業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 18%,超過全球交通運輸業的總和。選擇植物性飲食,如少肉多蔬的飲食習慣,可以顯著減少個人碳足跡。根據統計,一天不吃肉可減少約 2.4 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【35】【36】。
飲食選項 | 平均碳排放量(kg CO₂/人/天) |
---|---|
純素食 | 1.5 |
普通飲食 | 3.0 |
6. 推動ESG管理
企業可透過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管理軟體來監測和減少碳排放,系統分析數據後可找出減排機會,制定具體的減碳策略。此類軟體還可以幫助企業量化減排效果,並在需要時進行持續調整。


專業於落塵計數器, 實驗室純水機 螢光染色掃描, TAF認證校正實驗室, 無塵室第三方代測, 微粒子計數器, 膠體金 Colloidal Gold Solution, 鞋底清潔機 針筒過濾器, 快篩試劑研發生產, 獸醫師判讀報告 硬骨包埋切片, 標準參考物質SRMs, 標準微粒子試劑 冷凍乾燥機, 免疫組織染色 玻片掃描。